大專院校、中學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預防控制指引
新聞編輯:學工處 發(fā)布日期:2020-02-25
一、日常預防控制工作
(一)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宣教,普及呼吸道傳染病的防控知識,教育學生打噴嚏時要主動掩住口鼻,及時洗手,提高防病意識。
(二)搞好學校各類場所環(huán)境衛(wèi)生,加強通風,保持空氣流通。
(三)公共上課場所(如音樂室、舞蹈室、電腦室)要求一批學生進去消毒一次。
(四)減少不必要的校內各種大型師生集會和大型會議等活動。
(五)開展手部衛(wèi)生教育,各類場所應配備洗手龍頭及洗手液。
(六)若有老師或學生出現(xiàn)發(fā)熱、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癥狀,應戴口罩并及時就醫(yī),避免帶病上課。
(七)學校校醫(yī)室要儲備一定數(shù)量的醫(yī)用口罩、一次性手套、洗手液和感冒藥品。要有專人落實晨午檢制度、因病缺課登記追蹤制度。
(八)建立健全校內有關部門和人員、學校與家長、學校與當?shù)蒯t(yī)療機構及教育行政部門的聯(lián)系機制,完善信息收集報送渠道,保證信息暢通。
(九)提前掌握學生假期有無到過疫區(qū),如到過疫區(qū),還沒返魯?shù)模埰渫七t返魯時間。如已返魯?shù)模埰涞街付ǜ綦x、檢驗場所隔離14天(自離開疫區(qū)算起)。
二、出現(xiàn)發(fā)熱、乏力、干咳及胸悶等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時
除做好上述日常防控措施外,還須實施:
1. 疑似患者應立即戴上口罩就醫(yī)。
2. 及時報告當?shù)丶膊☆A防控制機構和教育行政部門。
3. 若被診斷為新型冠狀病毒的肺炎患者,其密切接觸者應接受14天隔離醫(yī)學觀察。
4. 啟動以班級為單位的晨午檢制度。
5. 學校由專人負責離校學生的家訪聯(lián)系,了解其每日健康狀況。
6. 據(jù)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要求實行日報和零報告制度,掌握每日出現(xiàn)癥狀學生增減情況。
7. 配合衛(wèi)生健康部門做好疫情的處理等工作。
8. 學校要在當?shù)丶膊☆A防控制機構的指導下,對教室、寢室及公共教室如微機室、圖書館等的消毒與通風。
三、日常清潔及預防性消毒
以清潔為主,預防性消毒為輔,應避免過度消毒,受到污染時隨時進行清潔消毒。消毒方法如下:
(一)表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劑(有效氯濃度250 mg/L~500 mg/L)擦拭,作用30min,再用清水擦凈。
(二)地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劑(有效氯濃度250 mg/L~500 mg/L)用拖布濕式拖拭,作用30min,再用清水洗凈。
四、常見消毒劑及配制使用
(一)有效氯濃度500mg/L的含氯消毒劑配制方法:
1. 84消毒液(有效氯含量5%):按消毒液:水為1:100比例稀釋;
2. 消毒粉(有效氯含量12-13%,20克/包):1包消毒粉加4.8升水;
3. 含氯泡騰片(有效氯含量480mg/片-580mg/片):1片溶于1升水。
(二)75%乙醇消毒液:直接使用。
(三)其他消毒劑按產品標簽標識以殺滅腸道致病菌的濃度進行配制和使用。
五、注意事項
(一)含氯消毒劑有皮膚黏膜刺激性,配置和使用時建議佩戴口罩和手套,兒童請勿觸碰。
(二)乙醇消毒液使用應遠離火源。